2025年10月14日,应同济大学水利工程系邀请,香港大学焦赳赳教授与南方科技大学匡星星研究员访问水利工程系。学术报告会在同济大学岩土楼425报告厅顺利举行。报告会由代朝猛教授主持,王喜华研究员、蔡奕副教授等多名教师及博士、硕士研究生共同参与。

焦赳赳教授是国际著名水文地质学家,现任香港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系教授。焦教授曾荣获美国国家地下水协会颁发的“M. King Hubbert奖”及“John Hem奖”等重要奖项,发表SCI论文230余篇,曾长期担任《Ground Water》副主编及《Hydrogeology Journal》主编。此外,主编了剑桥大学出版社专著《Coastal Hydrogeology》,并当选为英国伦敦地质学会及美国地质学会会士等。
匡星星研究员作为青年水文地质科学家的杰出代表,现任南方科技大学研究员、博士生导师,入选国家青年人才计划。他长期致力于多孔介质饱和-非饱和流、同位素水文地质学等方向的研究,已在《Science》等国际顶尖期刊发表论文105篇,现任《Journal of Hydrology》副主编,并长期为《Nature Climate Change》等20余个高水平国际期刊担任审稿人。
在学术报告中,焦赳赳教授以“自晚更新世以来珠江三角洲及邻近陆架地区地下水系统的演化”为题,系统阐述了该区域地下水系统在地质历史时期的演变规律。匡星星研究员则围绕“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地下水的影响”,深入剖析了现代气候响应对高原地下水系统的影响机制。两场报告分别从“古地质演化”与“现代气候响应”两大维度展开,既有时间跨度上的纵深,又有学科交叉的广度,充分展现了水文地质研究的前沿动向与多元视角,为在场师生提供了关于“流域水文过程”与“海陆相互作用”等领域的新思路。

焦赳赳教授做学术报告

匡星星教授做学术报告
报告现场互动频繁,气氛热烈。与会师生围绕模型精度优化、野外采样经验及区域水资源管理应用等问题,与两位专家展开深入交流,进一步拓宽了科研视野,并激发了科研创新的思考。

焦赳赳教授报告期间现场互动环节

匡星星教授报告期间现场互动环节

会后与会师生全体合影留念